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用户空间
微信
|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历史规划

港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港北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

2022-04-15 18:30     来源: 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作者: 贵港市港北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乡镇人民政府,贵城、港城街道办事处,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港北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工作方案(2021—2023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22411


(此件公开发布)



港北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

工作方案(2021—2023年)


为深入实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166”计划,实现“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的三年攻坚目标,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物流产业发展“166”计划,加快构建珠江—西江物流产业经济带,推进“2大港口”“2大物流园区”建设。以现代物流领域供给侧改革为动力,以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整体运行效益为出发点,以“五大重点任务”为发展重点,通过改善物流基础设施,培育现代化物流企业,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加快推进物流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2023年,初步形成以快捷物流、智慧物流、绿色物流为主导的珠江—西江物流产业经济带;实现猫儿山港、罗泊湾港等港口高标准建设;着力打造港口与物流产业集群,加快物流产业平台和运作体系配套建设,实现粤桂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根竹物流园区(亿上物流、荷润物流、贵港物流)等园区提质升级;构建形成铁路、公路、水路立体交通体系,促进物流产业沿江布局更合理,临港产业转型升级更凸显,黄金水道迸发新活力,港口码头发展潜力和通道与西江水道联动日益显现,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服务能力和产业集聚明显提升。

  1.主要指标逐年增长。2021-2023年,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25%27%30%,水路客货运周转量分别增长13%15%17%

2.物流总体规模快速增长。2023年,全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平稳增长,物流业增加值占我GDP比重6%左右,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物流业总收入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

3.物流企业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2023年,形成一批具有国内较大影响力的第三方物流和供应链集成服务品牌。规模以上多式联运、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2%,在库企业达到8家以上。

4.物流支撑体系基础设施基本完善。2023年,港口、物流园区、重大物流项目等物流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三年完成投资约20亿元,2021年完成投资5亿元以上,2022-2023年年均完成投资15亿元以上。

二、重点工作任务

(一)持续推动物流业规划落地见成效按照自治区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高站位、高质量、高效益”发展要求,瞄准自治区级物流集聚区建设目标,准确定位港北物流业发展。重点配合推进《贵港市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82025)》、《贵港市西江科技产业城科技服务集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的实施,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全力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迎合国家、自治区物流战略和大区域物流市场需求逐步提升物流业发展规划水平,构建多层次、多级别的物流发展体系。(责任单位:发展改革、自然资源局、交通运输局、招商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

(二)引进培育龙头企业促进行业提质增效

按照“扶大、扶优、扶强”原则,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带动战略。鼓励国有企业物流市场化兼并重组,组建大型现代物流集团,提高现代物流业综合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支持本土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着力培育一批现代化重点物流企业。积极组织开展物流领域自治区级集聚区、龙头企业评级认定申报工作,充分发挥物流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区招商促进、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交通物流方面。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交通运输龙头企业,推进交通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推动多种运输方式协同发展,打破链条各环节间瓶颈,调整运输组织结构,提升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在多种运输方式中的货运比重。整合有效资源,畅通城乡商贸物流通道、促进城市物流和农村物流的高效衔接,打造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围绕连锁企业跨区域配送中心、城乡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策划推进城乡物流配送项目。(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招商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港口物流方面。大力引进和培育有自动化水平、全程信息化管理、高架立体库等现代物流仓储配送水准的港口物流企业,提升现代港口物流技术水平,努力建设成为服务大湾区及桂东南,辐射西江流域和大西南的交通物流中心。力争实现猫儿山港、罗泊湾港2港口”20226月底前各培育1家规上物流企业纳入服务业统计库。(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招商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电商、冷链物流方面。大力引进和培育电子商务平台和龙头企业,促进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聚集,加快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发展。突出发展冷链物流,发展大宗商品物流。支持大宗鲜活农产品产地预冷、初加工、冷藏保鲜、冷链运输等设施建设,三年力争新建2个以上农产品冷链储藏配送中心,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得到有效补齐,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三年力争培育1家以上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龙头企业。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招商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农副产品物流方面。以提升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为目标,引进知名企业在农产品批发市场等重要农产品流通环节加大冷链设施投入。支持本土公司成立物流企业,三年力争实现新增1家以上物流企业上规入统。(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局、招商促进局、农业农村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快递物流方面。支持快递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兼并重组,整合中小企业,壮大运营网络,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产业集中度。引导快递企业实施品牌化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快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从价格竞争向服务品质竞争转变。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快递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招商,邀请邮政EMS、京东、顺丰、韵达、申通、圆通等知名快递物流企业到贵港对接合作事宜。(责任单位:招商促进局、交通运输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制造业物流方面。依托建材、冶金、制糖、板材、电力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产业优势,鼓励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代理、多式联运等企业通过联合、重组、兼并多种形式实现有效整合。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本土物流品牌。(责任单位: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招商促进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物流金融方面。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完善物流金融服务体系,围绕新能源汽车、煤炭、电子、农产品等重点领域,推动一批物流金融示范项目建设。与此同时,积极推进供应链金融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形成供应商、核心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参与的供应链金融模式支持物流产业的发展。(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其他流通领域方面。加大城市配送中心、智慧化仓库、多式联运转运服务区等无缝衔接的综合物流运输网络体系建设,重点培育资源型、建材、渣土等物流企业的发展。开展企业摸底排查、动员入库工作三年力争实现新增1家规模以上企业(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

(三)依托优势打造智慧物流城市

充分发挥贵港列入二级物流节点城市以及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的重大发展契机和区位优势条件,利用“互联网+”、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助推物流业发展,加快推进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本地现代物流与其他地区互联互通,打造以物联网发展为主体的“互联网+现代物流”智慧物流示范城市(责任单位: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交通运输局、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局,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按照物流产业布局要求,依托港口、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面向产业集聚区、专业市场和城镇居住区,积极谋划、包装梳理一批物流项目,建立物流业重大项目产业库。加快在建、续建项目建设进度,配合推进“九路两桥”、西外环高速公路建设,完善西江产业园区对外路网。推进亿上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配合推进西江黄金水道升级改造项目等项目建设高标准建设猫儿山港、罗泊湾港等“港口”,为加快推进“水公铁”路多式联运一体化创造条件。(责任单位: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以“物流园区”为载体打造专业大市场。重点规划建设煤炭、钢材、机电、林产品、水泥、农产品等专业市场。稳固我物流产业“物”的主要来源地,同时加大西南地区商贸物流市场的“吸源”、“扩销”空间力度,稳定我商贸物流“物”的重要流向地,开拓东盟商贸物流市场。引导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港口”集聚,强化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带动作用,打造以园区物流企业为龙头的产业链。(责任单位: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五)加快“两业”深度融合促进“三新”模式发展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紧扣企业主体、设施设备、业务流程、标准规范、信息资源等关键环节,促进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统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物流业制造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支持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共建物流服务体系,延伸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责任单位: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促进物流业与商贸业联动发展。探索“商贸+互联网+物流”融合发展新模式,鼓励万达、客世界、华隆超市等大型商贸综合体,依托商业网点,推动渠道资源整合利用,满足电商企业多样化、分散化、及时性销售的物流需求,延伸商贸业的服务链条,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促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实施重点农产品突破战略,瞄准富硒米、百香果、火龙果等体量较大的农产品,以大型农产品市场为龙头,加快形成农副产品收购、交易、冷藏、加工、运输、配送“一条龙”的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同时积极发展日用工业品配送下乡的民生物流工程,畅通城乡“双向物流”渠道,推动城乡物流一体化协调发展。(责任单位: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制造业物流与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展。围绕新能源电动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发展为基础,做大做强临港、工业、商贸、农产品冷链物流产业,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和建设为各类制造业优势行业服务的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完善物流配套服务体系。(责任单位: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引导企业物流服务外包。引导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剥离物流业务,加强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组建专业物流公司,提高物流与制造业和商贸业融合度。支持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组建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具有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面向同类企业开展物流服务。(责任单位: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三、保障措施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港北区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并设立工作专班组集中办公。专班组要及时完成本组工作调查摸底情况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按月调度分析行业发展情况。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统筹协调本地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招商引资,实施“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完善统计监测,加强物流业行业统计,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加强物流业运行情况分析。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推动全物流业发展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不定期开展全物流业发展情况督查工作,及时通报物流业发展督查相关情况,全力推动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局、招商促进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

  强化要素保障。按照《贵港市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积极争取各项扶持、奖励政策。进一步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开展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保障用地供给,对物流产业重大项目、龙头企业和集聚区,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占用征收林地定额等方面予以倾斜。加大金融支持,加大对物流业企业的信贷投放。强化人才支撑,大力引进“双一流”大学或优势学科院校的物流学科(专业)的人才。将物流产业相关学科(专业)人才需求列入我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业目录。实施柔性灵活的人才激励政策,鼓励支持企业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候鸟服务等柔性方式引进物流产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责任单位:财政局、自然资源局,委组织部,税务局)

(三)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进一步放宽对物流企业资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条件,清理、归并和精简物流领域各类行政审批和许可项目,取消不必要的前置性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创新物流发展管理模式,顺应信息化潮流,采用物流网络管理模式,把物流管理与信息化充分结合,实时追踪物流信息。同时注重收集和反馈信息,降低物流管理风险等。(责任单位:发展改革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