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用户空间
微信
| 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港北区水利局在线访谈节目(强化“三大体系”建设 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

2024-09-12 17:19     来源: 贵港市港北区水利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港北区政府门户网,港北区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在线访谈”节目。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嘉宾是港北区防洪管理所所长苏连友同志。欢迎苏所长。

苏连友: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防洪基础设施跟不上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步伐。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暴雨内涝等洪涝灾害日益突出,呈多发频发态势,已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请问作为水利部门,你们是如何开展水旱灾害防御的?

苏连友:好的,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我们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准确把握流域特点及洪水特征,科学布局水库、河道、堤防建设,全面提升流域防灾减灾能力。据统计,截止2024年8月,港北区累计投入约6000万元对全区21座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投入约500万元对全区19条防洪堤进行加高加固;投入约2000万元对辖区部分中小河流进行整治。通过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港北区防洪工程的防洪能力大幅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加快完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按照“应设尽设、应测尽测、应在线尽在线”原则,重点围绕水库防洪调度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实际需求,加快构建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安全监测设施及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设施。这些设施设备的建成投入使用,是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之一。据统计,近十年来港北区已累计投入约1000万元开展雨水情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通过积极推进暴雨洪水集中来源区、山洪灾害易发区以及水库防洪影响区测雨雷达组网建设,加密雨量站、推进新技术推广应用,提高各类水文测站的现代化测报能力。实现云中雨、落地雨、本站洪水监测预报并延伸产汇流及洪水演进预报,进一步延长洪水预见期、提高洪水预报精准度。

三是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我们以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贯通“四情”防御(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强化“四预”措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绷紧“四个链条”(降雨-产流-汇流-演进,流域-干流-支流-断面,总量-洪峰-过程-调度,技术-物料-队伍-组织),依法严格落实各方面防汛抗旱责任制。健全汛前检查机制,加大对水库大坝、溢洪道、放空设施、堤防险工险段、穿堤建(构)筑物等关键部位隐患排查整治,科学精准调度防洪工程体系,最大程度发挥减灾效益。另外,我们还强化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动态调整山洪灾害预警阈值,健全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坚持旱涝同防同治,加强中长期旱情预报,精准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时段、精准措施,提前储备、科学调度抗旱水资源,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和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

主持人:在发生洪涝时,群众该如何防灾避险?

苏连友:(1)遇到水库泄洪和河道行洪时应停止所有涉河活动。

(2)如果外出旅游度假,事前应关心了解当地的水文预报。

(3)失足落水后,应放松身体,头部后仰,用嘴吸气、鼻子呼气,以防呛水,力争保持身体平衡。

(4)暴雨发生时,若正在乘坐公交车,车辆进站后,开启车门前不要与车身发生接触;如果车辆漏电,原地不要动,等驾驶员切断电源后有序下车,下车时要双脚同时落地。

(5)遇到洪水,要抓住门板、木板、轮胎等漂浮物,想办法爬上墙头或附近的大树等待救护,大声呼救,并且挥舞颜色鲜艳的衣服引起人们的注意。

(6)被洪水围困时,如已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

(7)住房被淹时,可以采取向屋顶转移等待救援、尽可能地发出呼救信号或信息、利用竹木、泡沫等漂浮体向较安全地域转移等避险措施。

以上这些措施都是防范洪水灾害常识,广大人民群众应当应知应会,一旦遇到洪水灾害时迅速反应,做出正确的防灾避险。

主持人:近年来,港北区水利局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成效如何?

苏连友:近年来,港北区水利局在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中,抓细抓实水旱灾害防御各项工作,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为港北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一是压紧压实责任,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线;二是坚持预字当先,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三是科学调度工程,完善防洪调度机制,充分发挥工程减灾效益;四是紧盯重点部位,加强水库、堤防、山洪灾害和在建工程风险防控,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据统计,近三年来,共发送山洪灾害监测预警469次,发送预警信息约4万条,涉及责任人1万多人次,提前转移避险免受山洪灾害105人;通过调度全区21座水库拦蓄洪水,减淹耕地面积13208公顷,避免粮食减收约8万吨,水工程安全度汛减少受灾人口约36万人次,减灾经济效益约4.7亿元。

由于港北区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扎实有效,成绩突出,港北区获得自治区水利厅评为2023年度广西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评价优秀等次和2023年港北区水旱灾害典型案例分析优秀等次,并在全广西推广学习。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苏所长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关于水旱灾害防御知识的介绍以及解答,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苏连友:再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